
新的学期,新的梦想;新的学期,开启新的征程。为总结去年的工作得失,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,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,激励全体教师振奋精神、锐意进取,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平稳、有序、规范、高效开展。8月29日上午,新乐市实验学校在弘毅楼五楼会议室,举行2023—2024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师大会。
一、砥砺十载谱华章,乘风破浪启新程

学校党支部书记、校长王俊辉首先对新调入的30名教师表示欢迎,希望新教师发扬原学校的优良作风,迅速融入到实验学校这个新集体,在新的学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王校长对上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。今年中考,我校再创佳绩,600分以上59人,正中统招线617分以上,我校20人(17人正中录取,3人被二南和其他重点学校录取,正中录取人数是我校历年来最多的)。重点上线我校141人,但我们还有差距,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。王校长对各年级教学成绩进行了详细地分析。王校长强调,我们静下心来分析成绩,目的是表扬先进,鞭策后进,凝心聚力共谋发展。
王校长对今后我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做了明确要求,他指出,要积极探索“现代教学、小组合作、和谐互助”教学模式和“五环节教学法”的融合,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尤其注重当堂训练、限时训练、定期测试,要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,要定期组织教学经验、技巧、方法交流分享会,要继续加大课堂教学管理的考核力度,要加大对班主任组织协调能力、所带班级成绩的考核。
围绕十年校庆的一系列活动,王校长做了具体部署。

二、凝“新”聚力,筑梦起航
今年,共有30位老师调入我校。陈彩虹等15位老师,进入中学部任教;丁林帆等15位老师,调入小学部任教。为了增强教师的荣誉感、责任感、使命感,增强新入职教师的归属感,帮助新教师更快地融入实验大家庭,副主记李建栋主持了简朴而用心的新教师入职仪式。

三、扎实工作,稳步前进

赵新立副校长对中学教导处工作进行了总结。
积极开展优秀老师“引领课”,新老师的“汇报课”。组织教师参加评优课、说课、微课、精品课等比赛。加强集体备课,组织各学科老师参加新课标培训,进行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。
推进希沃白板、电子班牌的使用,安装了微课录播室,所有教室安装智慧黑板。以优异成绩完成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,信息技术中考,中考工作。举行七年级学习方法培训会,请八十一中老师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中考各科复习指导,暑假召开新生家长会。
圆满完成教育督导工作,残疾儿童统计、留守儿童、随班就读、送教上门。
四、全面发展,成效显著

郜山海副校长对中学教育处工作进行总结。
一年来,学校注重思想道德教育,升旗仪式、主题班会、文明城市创建、新时代好少年评选、感动班级人物评选、班级文化建设、百日誓师、毕业典礼、班树挂牌等活动有条不紊开展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一年来,学校克服疫情影响、宿舍紧张等困难,学生生活安全平稳,宿舍管理井井有条,一天两操常抓不懈,学生言行文明有礼,班级宣誓铿锵有力,课间指操绽放笑颜。
一年来,学校活动丰富多彩。足球、美术、声乐、舞蹈社团活动正常开展,实验学校是名副其实的“学园”和“乐园”。今年多名体育和艺术生考入理想学校。邢丹阳、张尧翔、毛家旭被重点中学录取,新乐一中录取我校特长生人数最多,120位特长生升入普通高中或45中等专业院校。
五、教师兢兢业业,学生快乐成长

温晓莉副校长对小学教导处工作进行了总结。
应对疫情上课,学校对钉钉进行付费,并组织《如何使用钉钉上好网课》校本培训。举行实验学校线上学习风采成果展,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。
组织教师参加省级线上培训。开展听评课活动,探索“五环节教学模式”,举行教学经验分享,开展了骨干教师引领课活动,与青同学校和中同小学的结对帮扶活动。
组织多项活动,丰富学生学习生活。组织家长会,组织市直二幼大班参观实验学校实践活动。
六、夯实安全教育,开展各项活动

高洁副校长对小学教育处工作进行了总结。
注重养成教育,加强一年级管理。根据《一年级新生行为习惯养成实施方案》,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。
提升德育教育,推进文明校园工作。组织了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、团体操展演、爱心义卖、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。举行了10次主题升旗活动、29次主题班会,评选文明班级、文明学生等。组织“666志愿服务队”,开展社区服务活动。
夯实安全教育。协助交警进行了“交通安全伴我行”宣讲活动。为十年校庆做好准备工作。
七、暑假建设不断,保障学生生活

总务处刘占辉主任对总务处工作进行了总结。
暑假王校长争取上级资金180万元在操场上新建高标准主席台和看台,建成后能容纳1000余人同时观看节目表演。对大门和围墙重新改建。
宿舍楼窗户全部更换成更安全、能开180度的断桥铝窗户。对部分厕所进行重新翻修。为今年新调入教师早早采购了35台笔记本电脑。
刘主任对学校物品管理制度进行了重申。
老师们,成绩和荣誉只属于过去,当前的工作我们更需努力!希望全体老师以昂扬的精神和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当中,凝心聚力,团结协作,扎实工作,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为实验学校增光,为建校十周年献礼!


END